天津:河西区分享大数据智慧养老经验举措

2021-04-27 15:19 来源:天津日报 浏览:
近日,“数智互联·共塑未来”JDDiscovery-2020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京召开,河西区受邀围绕“智慧养老平台如何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新基建为数字化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
热点:

近日,“数智互联·共塑未来”JDDiscovery-2020京东全球科技探索者大会在京召开,河西区受邀围绕“智慧养老平台如何在推进社会治理过程中发挥作用”“新基建为数字化治理、民生服务、产业转型升级等公共领域带来的机遇”等内容,与兄弟省、市及专家学者分享讨论。

近年来,河西区以老年人为核心,把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作为开展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工作的重要环节,确定了“一库一网一平台”的建设思路,与京东云共同探索搭建大数据平台,把服务载体、服务内容和服务对象有效串联,打造区、街道、社区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河西区智慧养老综合信息管理服务平台。同时,通过大数据算法分析,对全区20多万老人进行数据汇总,按照年龄、性别、学历、享受服务次数、服务项目、消费金额等进行标注、筛选,根据用户黏性、消费习惯等划分客户群体,为老年人提供精准服务。以大数据平台与新基建为依托,河西区引入京东智能外呼设备,对全区5000余户独居老人进行定时呼叫,未响应者再通过人工呼叫和入户探访进行兜底保障;引入远程医疗,让老年人享受便捷的医疗服务;搭建物联智能穿戴设备网络,实现对老人日常行动状态的监测和预警,在满足老年人各项需求的同时,为促进数字化治理、提升民生服务水平、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等公共服务事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未来,河西区将继续以居家养老服务为切入口,着力提升社会治理和公共领域服务水平,进一步优化智慧养老服务平台建设,为老年人提供精准、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群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同时,依托天津市电子信息和大数据人才创新创业联盟,河西区与龙头企业、行业智库携手推动公共领域的高质量发展,为企业提供广阔的应用场景和市场机会,通过居家养老全场景下的应用探索不断涵养产业生态,为打造品质城区升级版注入活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养老资讯平台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上一篇:创新“养老服务” 助力“幸福养老”

下一篇:没有了

朱巷镇:多举措完善智慧化养老服务
朱巷镇:多举措完善智慧化养老服务

为了把党和国家及上级智慧养老的“声音”落到实地,结合实际,朱巷镇在推进智慧化养老的征程中,审时度势、“度权量能”,积极作为,切实抓好养老事业,为老人做实事、做好事,为最终构

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格局
打造“互联网+”智慧养老服务新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养老事业多元化、多样化发展,让所有老年人都能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科技助力乐享生活 重庆渝北构建智慧养老系统
科技助力乐享生活 重庆渝北构建智慧养老系统

午休时间,重庆市渝北区悦来康养中心静悄悄。

射阳:养老服务绘新篇 构建“最美夕阳红”城乡样本
射阳:养老服务绘新篇 构建“最美夕阳红”城乡样本

尊老敬老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近年来,射阳县在江苏省民政厅领导的殷切关怀下,聚焦老龄化问题,保障得力、融合助力、兜底有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

养老服务,如何打通“任督二脉”
养老服务,如何打通“任督二脉”

12月19日,由中国小康建设研究会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养老创新发展论坛”在杭州举行。论坛上,与会人士表示,要加快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发展,解决老年人生活中的“难点”“痛点”“堵点

持续关注养老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扫障除冰”
持续关注养老问题,为高质量发展“扫障除冰”

“十三五”以来,我国养老服务事业取得全方位进步。

智慧健康养老来了 日立用技术让居家养老更安心
智慧健康养老来了 日立用技术让居家养老更安心

当今世界各国,或多或少都面临着人口的老龄化问题。

跨越“数字鸿沟”为老年生活插上“智慧翅膀”
跨越“数字鸿沟”为老年生活插上“智慧翅膀”

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然而,不会扫码支付、手机挂号、网上缴费等突出问题,在老年人与生活之间筑起一道“高墙”,使他们成为这场智能化和数字化浪潮中被“遗忘的角落”。

让智慧养老散发人性的光辉
让智慧养老散发人性的光辉

智慧养老系统的出现,本身是体现人性温暖的产物,有用心方有匠心,这些系统为服务人员提供了“眼睛”,可以及时注意到老人的困难。愿这类“眼睛”目之所及,皆是温暖,助力敬老爱老工作

对接智能设备远程巡护 “智慧养老”更从容
对接智能设备远程巡护 “智慧养老”更从容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来临,“老有所养”正成为越来越迫切的社会问题。